close

一、 原始社會

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jpg

(圖片來源: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完整連結在此)

 


  人類最早的貿易活動便是以物易物,這種交易模式是非常主觀的,因為我們只交易自己需要的東西,將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與人交換,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住在海邊的人,他擁有很多的魚,但他卻喜歡吃豬肉,而另一個人住在內陸,他有很多的豬,但他卻喜歡吃魚,因此兩人就會交換。

 


  但是交換的數量並不一定,可能一隻豬換一條魚,也可能一條魚換三隻豬,這時就會產生分歧,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講價,雖然看起來這種消費模式十分低效,但在我眼裡卻是一種相當好的交易方式,因為你會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你不需要要什麼。

 


  現代人很難存錢的原因有很多,但在我看來最主要的還是不懂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看到特價、大減價等等字眼就會不自主地下單,然後買了一大堆的衣服、鞋子或是電子產品,說實在的你真的用到的有多少?或許這樣的說法很刺耳,但這確實是現代人的通病,我們不懂自己要的是什麼,更不懂自己想要成為什麼。

 


二、 講求公平

公平.jpg

(圖片來源:百科知識中文網)(完整連結在此)

 


  以物易物最大的問題就是對物品的價值有所分歧,比方說愛人送的項鍊,我覺得它除了好看以外更有著回憶與象徵,因此它的價值對我而言很高,然而在他人眼中卻一文不值,甚至只覺得是個有心型符號的金屬製品而已。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之中找到共識,減少講價所造成的浪費呢?

 


  我們需要一個媒介作為我們交易的依據,而這一個媒介又必須是大家都認可的,而這媒介就是我們從古自今最最看重,稱之為貨幣,因為貨幣的這種觀念的出現,我們同時也認知到何謂公平。

 


  很多人認為公平是從以物易物就有的概念,但我倒是認為這個概念是有了貨幣之後才真正成形,因為我們會有一個共同的意識,認為貨幣就是交易的媒介,但貨幣本身是不是有比貨物更有價值?我們並不在意,我們只在意,貨幣象徵著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三、 貨幣

每日頭條.jpg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完整連結在此)

 


  歷史上貨幣有很多種形式,有巨大的石頭鑿成中空的圓形,達到數噸重,也有色彩五花八門的貝殼,然而最最通俗而被我們沿用至今的就是金屬貨幣以及紙張貨幣,而在古代金屬貨幣是主要的交易貨幣,紙幣次之,但金屬貨幣容易磨損,不利保存因此紙幣便慢慢取代金屬貨幣。

 


  盡管如此,金屬貨幣卻極具歷史意義,原因就是早期為了避免有人偽造因此一個金幣上往往有著複雜的文章或是圖案,更多的是會刻上君王的肖像,有的甚至是神明的形象,這些硬幣都是極具收藏價值與歷史意義的,它到了現今,雖然不能當作貨幣使用,但卻可以作為歷史考究或是古完愛好者的寶貝,因此它的身價可能遠比當初還要更上好幾倍。

 


  從這點來看,我不禁疑惑,為何當初被定義為貨幣的東西,從古代到了現今,它不再是用來衡量物品價值的存在,而是成為被衡量的存在,或許只要一個物品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或乘載著歷史的重量時,它會從本質上被徹底改變,這也是人最特別的地方之一,浪漫與感性的加持,給予一個物品更上一層樓的價值,或許那是無價。

 


四、 數位化

中時電子報.jpg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完整連結在此)

 


  現今社會不斷追求便利與智慧化,貨幣的存在無疑的是一種累贅,每天出門前都要檢查一下,錢有沒有帶夠,是不是該去領錢之類的問題,這都會讓人感到厭倦,尤其是去領錢時又會看到自己的存額又下降時,那種難以言喻的糟糕心情,大大的影響玩樂的慾望。

 


  為了讓消費者盡量減少這些煩惱與壓力,聰明的商人開始推動電子化交易,只要你將銀號帳戶或是信用卡卡號設定好,你就能輕鬆的消費,而且你根本不會知道你剩下多少錢,讓你有一種不用付出就能獲得物品的錯覺,因此卡奴這種存在只會不斷的增加,而且這種消費模式會讓人覺得錢永遠都賺不夠。

 


  因為簡單而且輕鬆的消費,讓我們少了一次購買前的猶豫,而這猶豫往往出現在你在檢查錢夠不夠時,當你打開皮包算著那一張張鈔票時,一般人都會開始猶豫,這東西真的適合我嗎?據觀察有三成的人會放棄購買,有五成的人會改成下次再買,剩下的人也不一定會是直接購買,更有可能的是會開始殺價。

 


五、 何去何從?

美麗日報.jpg

(圖片來源:美麗日報)(完整連結在此)

 


  數位化的未來好壞參半,但對於沒有完整的金錢觀和正當的價值觀的年輕人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剛才也說過了它有著簡單便捷的好處,但缺點就是讓人無法察覺,甚至下錯決定導致損失與浪費,而我雖然喜歡以物易物的概念,但這也很難在現今的社會運用,畢竟我們已經有共同的價值觀,會以貨幣去衡量一個物品的價值,而非古人是以自己需要,為出發點去想。

 


  或許未來不會再有紙幣或硬幣,只剩下冷冰冰的數字,在你的網銀裡跳動著,而這些數字我們真的該稱呼它為貨幣嗎?當一切都走到虛擬的時候,人們才會恍然發現,我們還需要這種東西作為我們交易的媒介嗎?因為這種虛擬的存在會讓人再次疑惑它的公平性,而失去了公平性,貨幣本身的價值就已經死去。

  

 


 


  最後感謝大家的觀看,最近我的文章風格在改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來,我想用不一想的看法來探討事務,或許有許多的不成熟,但希望大家可以不吝賜教。

 

 

  貨幣我們生活中最最重要,也是最關心的存在,可以說人類之所以有活著的動力,它絕對是原因之一,正所謂人為財死便是這個道理,但貨幣的轉變是好是壞,你有想過嗎?當世界快速的變遷,人類的思想與習慣真的跟得上嗎?進步不一定是前進,退後也不代表著失敗。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還請追蹤我的粉絲團部落格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銘叔 的頭像
    銘叔

    銘叔說說看

    銘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